很抱歉!Internet Explorer生命週期即將到期,您可使用Microsoft Edge,建議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

風暴過後 歌聲再起 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

16/11/30

池上的絕麗風景是藝術節的無敵舞台。

每年十月,台東池上的黃金稻穗都像海浪般搖曳。在這個秋收季節,農民停止收割,為的是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。一如往年,舞台架在稻海之上,他們以天地為舞台,歌聲伴着風聲,煞是迷人。藝術節已辦到第八年,跟往年不一樣的,是今年台東遇着幾次大風災。七月一次17級風,連貨櫃都吹得像積木打翻,到了九月,老天爺又給台東再添風暴。熱帶地區的人民總是比較樂觀,風過後,重建開始,日子還是一樣的過,歌嘛,唱得更大聲。

池上藝術 永續下去
去年第一次到池上,被那景緻之美震撼,驚艷程度不能以語言形容。池上除了美,池上的文化水平也超越一般鄉郊,多年前政府要在池上種電燈杆,鄉民決定不要,怕破壞景觀。反正大家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順天道作息,沒什麼晚間活動。池上種的稻米全為有機種植,在比賽中全國總冠軍米競賽勝出,農民乾脆叫它「冠軍米」,市價是一般米的五倍。談池上,不能不談文化藝術,台灣好基金會多年前來到池上,漸漸跟鄉民達成互信,要把這裡的美帶給全世界,同時發展藝術文化,稻穗藝術節來到第八屆,鄉民全力當義工支持活動以外,下一步成立池上藝術村,參考巴黎巴比松, 將有愈來愈多的藝術家駐村。另一方面,有鄉民已捐出老穀倉,將改建成藝術展示館。這種在地農業+藝術的想法,只能讓香港人看呆了眼,白白羨慕。

今年的藝術節,主題是「《頌。豐收》—A Lin回家唱歌」,主角是阿美族歌手A-Lin。再找來布拉瑞揚舞團、「排灣古調傳唱者」桑梅絹打頭陣。以天地作舞台,表演撼人。 

阿美族歌手A-Lin@池上,背後就是池上的黃金稻海

「池上藝術村是在去年成立的, 基金會認養了兩橦農社,希望把這裡變成藝術村。我們之前在池上是以活動為主,春夏秋冬各有系列,但活動是蜻蜓點水,有些人覺得我們只不過是放煙火。但實際上,活動是凝聚各方面的想法。」台灣好基金會CEO李應平:「經過五六年,大家是想怎樣把它永續下去,只有池上稻穗藝術節是不夠的,我們要凝聚更多藝術家來池上,他們會愛上池上,來了又不愛上的池上的人很少哦!」

池上藝術村到池上藝術館
去年蔣勳進駐池上藝術村,一直創作,到今年5月,他將成果公開,在台東開了畫展。基金會的期望,是把更多的藝術家帶來池上,在此良辰美景中創作。除了駐村計劃,他們也開動了藝術家訪問計劃,前者駐村一次1-3個月(有生活費補助), 後者只留十天,但獲邀藝術家會來到學校,教導小朋友創作, 「藝術家其實不是去滋潤土地,而是土地滋潤了他。藝術家可以花更長時間在這裡尋找靈感,也做藝術教育資源,進到學校。因為藝術家教的美術,跟老師教的美術角度不一樣。去年我們就找了蔣勳老師來做顧問,他住了一年多,他的畫室本來是一所國中舊宿舍。蔣勳老師在台東美術館開了畫展,然後回到池上,把畫作放了在幾間小店,例如池上書局,然後讓來到台東的人可以按圖索驥,尋畫作來看順道看小店,也同時讓藝術家可以來池上生活。讓來到池上的人生活裡面,這才是池上藝術村可以永續發展。」 

台灣好基金會CEO李應平

來到第八年,除了一年一度藝術節,除了鐵花村Live House, 基金會下一個目的地,是建立池上藝術館,「它本來是一所三十幾年的穀倉,由村民捐出,再由建築師陳冠華設計。一般建築師一進來就做了,但他不是,一年下來,他跟鄉親們做Workshop,問大家有甚麼感受?問能夠代表池上的顏色是甚麼?故事是什麼?做了很多口述歷史。最後,鄉民告訴他,金色最能代表他們。他開始畫建築圖,這是一個凝聚社區的運動,否則大家會覺得藝術離自己好遠哦!」設計圖已經畫好了,藝術館除了維持了老穀倉,還會有稻城及小廣場。

邀來池上的藝術家,作品將在藝術館展示,但沒有規定說要捐贈幾件藝術品下來。總顧問蔣勳長期居住在池上,偶爾回回台北。目前三個藝術家已來到藝術村駐村,再加上一年之間有十幾位藝術家訪問,當藝術館建好,由創作到展示到生活方式, 可謂一應俱全了。 

在表演場地外,有池上少女們在當義工。

人口回流才最重要
談到台東,談及池上,其實除了美景,它的人它的事都與歷史及政治相關。台東人口,三分一是原住民、三分一漢人、三分一客家人,因地理關係交通不便,與北部(城市)一直有割裂,台東人也一直感到被忽視。台東陽光充沛,盛產農產品, 但同時面對太平洋,無遮無擋,每年都受到大大小小的風暴吹襲。他們本來習以為常,但今年的17級颱風卻把大家都嚇怕了,「當颱風吹到貨櫃在地上滾,蔣勳老師人在加拿大,卻馬上打電話,急着要義賣作品,透過基金會成立義務小組。義務小組由關心藝文工作的朋友們組成,大家強調,金錢要用作被忽略的藝文工作朋友身上。」

台灣好基金會在台灣各地都有不同的計劃進行,台北有台灣好店(販賣台灣各地產品),苗栗有神農計劃(在學校建農田教小朋友種植,回到泥土上學習)。而由於台東特殊的情形,因為台灣多音樂人,於是有了鐵花村Live House;因為有稻海有藝術,於是有了稻穗藝術節。李應平說,「有人以為成功了, 就每一個地方複製吧。可是呢,這些地方面對的問題都不一樣,例如日本(越後妻)大地藝術節,是農村跟漁村,人口外移很嚴重。比較之下,池上人口外移未那麼高,加一點藝術的元素就可以做了。」 

建築師陳冠華設計的池上藝術館預想圖。

邀請香港記者到池上報導,基金會其實是基於什麼原因?李應平:「除了景,還有人呀。台灣人以及怎麼做事的人和價值。美景到處都有,日本農村也很美呀。我們希望大家用一個小鎮,一個小鄉來認識台灣。」她說到基金會長遠的目標:「近年有年輕人回來台東開咖啡館,年輕人回來才是我們的目的。我們做的不是觀光。像台東,布拉瑞揚兩年前就回來了,有事去台北辦辦事就好,不一定要住台北。以前沒有人回台東的。也有人一直回來池上,不會把孩子送到花蓮、台中,也不會覺得自己的故鄉低人一等。人口回流,才是最重要。」

文、圖:何兆彬(部分圖片由台灣好基金會提供)


原文網址:https://pse.is/4wkj88